定期剪髮是一種生活態度,更是一種禮儀,整齊的頭髮會帶給有朝氣耳目一新的感受,是展現個人魅力的關鍵,那麼你知道多久該剪一次頭髮嗎?自己又適合哪種髮型呢?
什麼時候該剪頭髮?
想讓頭髮保持最佳狀態,適時修剪是很重要的!根據不同的髮型長度,需要修剪的頻率也不一樣,以下是基本的建議:
髮型類型 | 建議修剪頻率 | 為什麼需要修剪? |
---|---|---|
超短髮(如精靈短髮) | 每 3-4 週 | 維持俐落感,避免變形 |
短鮑伯髮型 | 每 6 週 | 防止髮尾外翹,維持整齊 |
中長髮 | 每 8-12 週 | 維持層次,防止乾燥分叉 |
長髮(想留長的人) | 每 3-4 個月 | 修剪分叉,讓髮質更健康 |
捲髮或自然捲 | 每 3-4 個月 | 保持捲度形狀,避免毛躁 |
有瀏海的髮型 | 每 3-4 週 | 避免瀏海過長影響視線 |
如果開始覺得髮尾乾燥、分叉,或是每天造型變得難以整理,就是該剪頭髮的時候了!此外,換季時也可以考慮變換髮型,例如夏天剪短更透氣,冬天留長增添層次感,讓造型更有變化。
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潮流髮型?
髮型流行雖然多變,但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,以下的流程可以幫助你決定:
1. 職場需求與個人打理
髮型很大程度決定每個人的第一印象,如果有職場的需求,那就需要優先考慮到這些重要場合,讓合適的髮型襯托你的氣質,而不是單純的追流行搞怪。
另外,你也應該優先考量如何打理髮型,你是否有足夠的心力與時間照料那些難以維護的髮型呢?如果自己的日常行程已經很緊湊,就別在頭髮上增加自己的負擔囉!
2. 根據臉型選擇髮型
選擇自己適合的髮型非常重要,對於不同臉型的人,其實有各自適合的造型與風格,以下是剪髮行業常用的搭配方式,可以讓你做一個簡略的參考:

但其實每個人適合的髮型並不只有臉型要考慮,個人風格、氣質、職場環境、體態等等都會有影響,這裡只是提出常見的搭配。想要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,最好的方式還是找髮型設計師討論,也很歡迎與我們聊聊喔!
3. 參考剪頭髮的流行趨勢
近幾年,無論是韓系、中系,還是歐美風,都強調自然、不做作的風格,讓人看起來輕鬆自在但又帶點個性,以下是常見的風格:




- 韓系層次剪:透過層次修剪,打造蓬鬆空氣感,特別適合細軟髮或想讓髮型更有動感的人。
- 法式慵懶髮:隨性的微捲搭配不規則的層次,帶來自然又時髦的氛圍,讓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卻很有質感。
- 俐落極短髮:勇敢嘗試個性化風格的人,這種短髮能讓五官更突出,展現幹練俐落的氣質。
- 光影漸層染:透過不同深淺的髮色層次,營造自然的光影效果,讓頭髮看起來更豐盈有層次。
你也可以參考 pinterest 與 IG,將自己心儀的髮型儲存下來,作為與設計師溝通的素材,此外,明星們的髮型往往也會引起潮流,關注你喜歡的明星造型變化,跟上時代特色吧~
剪頭髮最重是與設計師溝通
剪完頭髮才發現「這不是我要的!」真的會崩潰,其實這不只是你會擔心的,也是髮型師很害怕的一個問題,所以,正確的與設計師溝通非常重要,我們最怕的就是只有籠統的描述,例如:「我想要看起來很有精神」「我要看起來年輕一點」「我要最近流行的髮型」⋯⋯等等。
很多時候,這些說明只會認我們困惑而已,畢竟每個人對於美感的認知都有一定差異,當我們接受到這樣的指令時,不可能 100% 理解你的需求,如果剪了一個你不喜歡的髮型,鬧得大家不歡而散,也不是我們樂見的。所以啊,還請大家做好這些小功課,或者來到店裡時與我們討論,讓我們清楚需求喔!

- 準備你想要的髮型照片: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,給我們看看你想要的髮型吧,這樣就可以把剪頭髮的誤會降到最低喔!
- 具體描述長度與用途:例如:「剪到鎖骨長度」、「我的工作要求幹練短髮」這樣的描述才有幫助喔。
- 與設計師好好聊聊:很多人會從網路看到自己心儀的造型,卻忽略了基本的髮型與臉型搭配,當剪了網路上的髮型後,卻發覺不是同一種感覺。如果想避免這樣的問題,最好是與髮型師好好溝通,以專業的經驗告訴你哪種髮型在你的臉上會產生何種效果喔!
剪髮後記得詢問如何保持
做完造型,當然希望它能維持得久一點,不同的髮型與髮質需要的維持方法不完全相同,最好能夠與你的剪髮師討論與筆記,以下這些是常見的要點:
- 選對洗髮精與護髮產品,受損髮適合滋潤型,細軟髮則可選蓬鬆型。
- 使用造型產品,例如髮蠟、定型噴霧,幫助維持髮型。
- 避免過度使用熱工具,過度吹整、燙髮會影響髮質健康!
我想自己剪頭髮,可以嗎?
以髮型師的角度來說,我們並不是特別推薦自己動手剪髮,在家 DIY 固然會省時省錢,但想要剪出設計師的造型,並不是一日一夕可以達成的,更何況對著鏡子修剪,在操作上比幫別人剪更困難,所以,如果真的有這種需求,建議是局部小量的修剪就好,整體造型還是整體造型還是信任專業髮型師更好喔~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想要自己修剪頭髮,最好先準備以下工具:
- 專業剪刀(平剪):普通剪刀不夠鋒利,容易讓髮尾分叉,在設計上也不沒那麼順手,很容易剪歪,建議選擇剪髮專用的工具剪刀。
- 打薄剪刀(牙剪):用這種剪刀才好控制髮型的厚度與層次。
- 梳子與髮夾:幫助分區修剪與固定頭髮,避免影響到不同位置。
- 電動理髮器(適用短髮):容易控制短髮的整體長度。
- 三面鏡:或者其他可以方便照到整個頭髮狀況的鏡子搭配。

我們的目標是自己做簡易的修飾,以下這些容易 NG 的事情:
- 剪少一點!剪少一點!剪少一點!這是增加容錯率最好的方法,不要貪圖方便就大刀闊斧,慢慢修總會找到感覺的!
- 修剪瀏海時,切勿全部向前播,因為通常瀏海都會撥向一邊,全部向前撥之後剪非常容易會剪得過短。
- 新手不建議乾剪,因為乾髮容易在剪時移位而剪出缺口,比較建議先均勻弄濕頭髮,並且梳整清晰後才動刀。
- 用電動理髮器時,請反覆確認套用的限位套長度,不小心弄的太短就很麻煩了!
- 打薄的過程要小心不要直接剪到髮尾與髮際邊緣,以免影響外型輪廓。
剪髮的技巧遠遠不止這些,如果真的有自己修剪的需求,建議多看看更多教學影片,有實際的畫面跟著操作比較不容易出錯喔!
剪頭髮不只是換造型,還能提升自信!不管是選擇適合的髮型、與設計師溝通,還是剪髮後的照護,只要掌握這些細節,你的髮型就能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,走到哪都充滿魅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