髮根燙有必要嗎?一篇搞懂髮根燙價格、優缺點與整理技巧

髮根燙特色圖片

你有聽過髮根燙嗎?如果你是細軟髮、頭頂分線超明顯,或是一到下午頭髮就油膩扁塌貼頭皮的人,那你絕對要好好認識它一下!畢竟再精緻的妝容、再完美的穿搭,碰上扁塌的頭髮,美感都會瞬間歸零。尤其台灣氣候潮濕,蓬鬆度能撐到中午已經不簡單,要是再穿脫安全帽?那畫面真的不忍直視!為了解救這些扁塌困境,髮根燙就此誕生,被譽為「扁塌髮的救星」!

為什麼髮根燙這麼夯?關鍵就在於髮根。只要讓髮根的1–2公分站起來,整個頭型看起來就會更圓潤、更立體,視覺髮量瞬間多一倍!但髮根燙適合每種扁塌髮嗎?燙完會不會傷髮質,產生新的煩惱呢?

今天就讓 SEEFU HAIR SALON 的專業髮型師,為你全方位解析髮根燙的秘密,從原理、適合對象、價格優缺點,到燙後保養與替代方案,給你最客觀真實的建議,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髮根燙。

什麼是髮根燙?

你可能聽過韓式髮根燙、無痕髮根燙、奈米髮根燙,甚至是摩根燙等各種「花名」。不過不管名稱怎樣五花八門,指的都是同一件事,「髮根燙」就是一種專門針對「髮根區域」進行處理的燙髮技術。

髮根燙的原理和一般燙髮類似,都是透過藥水軟化髮質,再用工具重新將頭髮塑形。最大的差別在於,髮根燙的範圍只鎖定在距離頭皮約1.5至2公分的髮根處。設計師會利用特製的小型工具,在髮根燙出一個微小的「C」字型支撐,像是在頭髮內部架了隱形的鋼絲,把髮根悄悄墊高,這麼一來,整體頭頂輪廓就會變得蓬鬆、立體,髮量看起來也會更加豐盈。

髮根燙和傳統燙髮有什麼不一樣?

髮根燙和傳統的燙髮有什麼差別呢?相較於傳統燙髮著力在髮中到髮尾,彎度與卷度更加可見,整體造型感更強,髮根燙的主要任務則是把髮根撐起來,在這樣的差異下,就會直接影響三件事:看起來有沒有可見痕跡、對髮質的負擔大小,以及回家後怎麼整理最省力。

髮根燙前後對比
  • 視覺痕跡:專業的髮根燙在頭髮表面幾乎看不出燙過的捲度或摺痕,效果非常自然,這也是「無痕」稱號的由來 。
  • 受損風險:髮根燙的作用範圍小且集中,不處理髮中到髮尾,理論上化學處理量較低,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整體髮質的化學傷害。
  • 整理方式:髮根燙不追求髮尾線條,所以不需要像一般捲髮那樣費心繞吹,反而有特定的「逆吹」技巧,只要避免長時間「濕+壓」,就能輕鬆重現蓬鬆感。

髮根燙適合誰?這3種人的髮根燙效果會很不錯

別覺得髮根燙只針對髮根區域處理,對於造型感沒有太大的作用。事實上,如果你有以下困擾,誠摯推薦你試試髮根燙,不用更動髮長或髮尾,只要簡單的髮根燙,就能讓你整個人顯得「有精神」!而且髮根燙連5公分的短髮也能做,但最理想的長度還是要中長髮的效果會最明顯。

髮根燙適合族群

細軟髮扁塌族|髮根燙撐起顱頂、淡化分線

細軟髮因為髮質細軟,容易看起來髮量稀疏,要是再遇到濕氣、流汗或是梳了固定分線,髮根就會迅速回貼,整張臉的比例就會被拉平。髮根燙可以為髮根注入支撐力,讓髮絲離開頭皮一點點,讓頭頂瞬間豐盈、有高度,頭皮的分線也會變得柔和。回家只要抓住「先把髮根吹乾,再處理髮長,逆著分線吹」的節奏,就能把剛做完的蓬鬆感迅速喚回。

油性頭皮/安全帽通勤族|髮根燙+逆吹,對抗濕氣與壓迫

對容易出油,每天還得戴安全帽通勤的人來說,髮型的最大敵人不是技術不夠,而是生活條件。皮脂與長時間壓迫很容易摧毀精心打扮的髮型。而髮根燙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「蓬鬆基底」,讓頭髮與頭皮間產生更多空隙,減緩因出油而導致的扁塌速度,讓髮型更持久清爽。

如果真的遇到髮型被安全帽壓扁或是因油膩又悶又塌,只要用乾洗噴霧先處理一下頭皮,回室內後趕快逆吹髮根就能恢復蓬鬆感。那要是新生髮長得快或出油量多的人,也可以和設計師討論補燙節奏與分區微調,就能維持效果,也能降低重複處理帶來的風險。

瀏海塌、分線明顯、髮旋開花族|髮根燙精準處理重點區

有些人的困擾不在整頭,可能是瀏海貼額頭、分線像尺劃過,或是髮旋容易開花,怎麼繞吹都撐不住。髮根燙可以只鎖定頂區、分線與髮旋來精準施作,讓瀏海輕輕離開皮膚,讓分線變柔和,髮旋也不再向外炸開。處理面積小、痕跡自然,你可以感覺到造型更立體自然,日常整理也輕鬆省力。

延伸閱讀:2025中長髮燙髮推薦:設計師精選燙髮造型與臉型修飾指南

髮根燙前必看!這3種人可能不適合髮根燙

髮根燙雖然可以讓頭髮看似豐盈蓬鬆,但也別把它想成萬靈丹。有些情況若搭配髮根燙反而會帶來風險與失望,如果你有以下3種情況,那你可能就沒那麼適合髮根燙,施作前建議先找設計師審慎評估才不會白花錢。

髮根燙不適合

一、頭皮敏弱/發炎期:先把狀態養好再談造型

如果你最近頭皮紅癢、屑屑很多、長痘痘或是有傷口,髮根這一帶就等同禁區。就算有頭皮隔離,就算髮根燙相對溫和,終究還是要藥劑與熱度配合,在貼近頭皮的操作下,會放大刺激感。這種時候還是先調整清潔與作息,把頭皮發炎與敏感降下來;等頭皮穩定後、耐受度高一些,再來討論施作與區域範圍,效果會更安全也更持久。

二、嚴重受損髮、長度不足:風險高於好處

髮根帶如果已經受損,例如:乾裂、打結易斷,或剛漂髮不久,仍在修復期,此時若重複堆疊化學藥劑與熱度只會讓髮質雪上加霜;就算當下撐起來了,後續也很難維持手感與完整度。另外,如果整體長度短到髮根無法好好夾穩夾具(通常低於三到五公分),設計師的控痕與角度也很難發揮,做了也不一定穩。這兩種情況,應該都是先深層護髮,稍作長度管理,等頭髮有了基本強度與長度,再來評估髮根燙。

延伸閱讀:結構式護髮是什麼?保濕護髮、角蛋白護髮比較懶人包,護髮新手不踩雷

三、超級自然捲、髮量極多:先調整剪裁或改用其他技術

髮根燙並不是所有頭髮困擾的唯一解。有些人的困擾其實是源自髮長與整體體積失衡。例如:非常強烈的自然捲、髮量很多等情況,在髮量豐厚的情況下髮根燙可能會讓頭顯得更大,視覺上未必加分。比較實在的作法應該是先透過修剪、打薄或局部順整,把外型的比例與重量重新調整;等頭型的輪廓調整好後,再視需求來少量處理分線或瀏海的髮根,效果比較不會突兀。

延伸閱讀:離子燙vs縮毛矯正差在哪?離子燙不傷髮質擺脫毛躁自然捲

髮根燙有哪些做法?冷燙、夾板式溫塑燙與其他燙法差異

你可能會好奇一樣都是燙髮根,不同的做法有什麼差嗎?事實上,雖然都是創造髮根的支撐力,但根據使用的工具與加熱方式的差異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,專業設計師會根據你的髮質條件與頭型,選擇最適合的技術。

韓式手棒/夾板式溫塑燙

這是目前市場上最主流,效果也最自然精緻的作法。設計師會使用一支外型類似迷你離子夾或電棒的工具,精準地在髮根處夾出一個自然的「C」字弧度。這種髮根燙的優點是設計師可以利用停留時間與角度來調整弧度,掌控力高,可以創造出非常客製化且幾乎「無痕」的蓬鬆感,支撐效果與持久度也最佳。同時也很適合用在瀏海、明顯分線等小範圍精修。

傳統冷燙式

這種方式不額外加熱,主要依靠藥水與特製的迷你捲芯或魔鬼氈捲來塑形。這種髮根燙是比較經典的作法,優點是均勻自然,適合處理較大範圍的頂區與分線,支撐效果也很不錯。不過,相較於手棒式,冷燙創造的弧度會比較固定,也可能比較捲曲,原生髮長出後的銜接處痕跡也會稍微明顯一些。

早期玉米鬚燙

在韓式手棒燙流行前,許多人會用玉米鬚燙來增加髮根的蓬鬆度,原理是在髮根燙出細小的鋸齒狀波紋,藉此撐起頭髮。雖然蓬鬆效果非常強烈,但燙完之後髮質會變得毛躁、乾澀,而且且隨著頭髮生長,鋸齒狀的痕跡會外露,看起來比較不自然且傷髮質,所以現在比較少被使用。

至於「奈米燙」或「摩根燙」,這些名稱通常指的是特定品牌推出的工具或搭配的產品系統,但其核心技術原理,大多也離不開上述的溫塑燙或冷燙範疇。在 SEEFU HAIR SALON,我們的專業設計師會優先採用最能達到「客製化無痕效果」的髮根燙技術,確保你的蓬鬆感自然又持久。

延伸閱讀:冷燙全攻略:什麼是冷燙?原理、流程、差異及造型指南

髮根燙怎麼做?髮根燙的流程5步驟

髮根燙的施作時間,從諮詢到完成大約會落在 60–90 分鐘。具體耗費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的髮量多寡、頭型需要的分區複雜度,以及選擇的燙髮技術(如冷燙或溫塑燙)而有所不同。為了讓你對髮根燙更有概念,我們將專業流程拆解為五個通用的核心步驟,能幫助你在燙髮前建立基礎認知、安心地與設計師溝通,對齊最終期待。

髮廊評估

髮根燙 Step 1|燙前諮詢與髮況評估

一個設計師專業與否從這邊就能觀察。專業的設計師會先仔細觀察你的髮質(粗硬/細軟)、髮流方向、頭皮健康狀況,測試髮絲的韌性與彈性等。同時也會和你深入溝通,了解你平常的整理習慣(例如分線位置)、主要的扁塌困擾區,以及期望達成的蓬鬆效果,綜合所有資訊後,判斷你是否適合髮根燙,並規劃後續的客製化操作。

髮根燙 Step 2|頭皮隔離與精準分區

在正式上藥水施作前,保護頭皮絕對是優先且必要的事項。設計師會在即將要操作的頭皮區域,塗上專業的隔離產品,形成一道保護膜,降低藥水可能引起的刺激或不適。接著,根據溝通的結果,精準地分出要在頭頂、瀏海或分線處進行支撐的髮片,確保燙髮範圍恰到好處。

髮根燙 Step 3|一劑上藥與軟化測試

開始進入燙髮的化學流程了!設計師會將第一劑藥水(軟化劑)小心且均勻地塗抹在分好區域的髮根處。一劑的作用是切斷頭髮內部的二硫化鍵結構,讓髮絲暫時軟化,以便重新塑形。過程中,專業的設計師會定時檢測髮絲的軟化程度,測試頭髮彈性,確保在不過度傷害髮質的前提下,達到最適合塑形的狀態。

髮根燙 Step 4|精準塑形與二劑定型

當髮根軟化程度到位後,就進入髮根燙流程的核心,也是不同技術差異最大的塑形與定型環節。

  • 採用「冷燙式」:設計師會在軟化後、沖水前,將特製的迷你捲芯上到髮根,直接塗抹第二劑藥水進行定型,塑形過程不額外使用熱工具。
  • 採用「溫熱塑燙」(如手棒/夾板式):通常會先將第一劑沖洗掉,在頭髮濕潤或半乾的狀態下,使用手棒或夾板等加熱工具,在髮根精準地雕塑出 C 型弧度。待熱塑完成後,才會上第二劑進行氧化定型。步驟雖然比較繁複,但對弧度掌控度會比較高。

髮根燙 Step 5|沖洗護理與吹整教學

沖掉所有藥水後,通常會搭配一次瞬效的燙後護理,幫助平衡髮絲的酸鹼值、收緊毛鱗片並補充流失的水分。接著,就是成果驗收與整理教學。通常設計師會親自示範,教你回家後如何「逆著分線」將髮根吹乾,只要用對方法,每天都能輕鬆還原在沙龍的完美蓬鬆感,這也是確保燙後效果得以延續的關鍵秘密喔。

髮根燙一次可以維持多久?

多數人的體感會落在約 1.5–3 個月之間,但維持不是單一數字不過,實際的持久度會因以下幾個關鍵因素而異:

  • 個人頭髮生長速度:這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,頭髮長得越快,燙過的C型弧度就越快被往下推,當新生髮長出 2–3 公分,這時的髮根已經沒有支撐,蓬鬆感自然會減弱。
  • 設計師操作技術:設計師對藥水時間的掌控、塑形角度拿捏的精準度,除了決定是否能無痕且自然之外,也是影響髮根燙是否能持久支撐的關鍵之一。
  • 髮質與頭皮狀況:髮質粗細、含水度與出油量也會左右髮根燙的持久度,細軟髮燙完的支撐力,通常不如粗硬髮質來得持久。而油性頭皮或長時間戴安全帽的人,如果不把「濕度與壓力」處理好,蓬度也會退得很快。
  • 燙後居家保養:是否有遵循設計師教導的吹整技巧「洗完先吹乾髮根、逆著分線把走向帶回去」,以及是否使用過於滋潤的產品接觸髮根,都會影響蓬鬆感的維持時間。

想持續維持髮根燙的蓬鬆,還是得定期回店補燙,建議可以觀察自己的新生髮速度,以及生活節奏來和與設計師討論分區微調,避免在同一帶反覆重疊,可以兼顧美感又不傷髮質。

你真的需要髮根燙嗎?髮根燙的優缺點解析

髮根燙確實為許多人的扁塌困擾,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曙光,不過它背後的眉角卻也不少。所以在把髮根燙正式列入「變美清單」前,讓我們先按下暫停鍵,看看它是否真的適合你的髮質與生活。現在,就讓我們剖析髮根燙的好與壞,讓你聰明變美不踩雷。

髮根燙特色圖片

髮根燙優點:告別扁塌,解鎖省時又上相的自信早晨

髮根燙最大的魅力在於能自然無痕地撐起頭頂的輪廓,讓頭型看起來更圓潤飽滿,視覺上的髮量也會瞬間倍增。而且頭頂高度拉起來後,視覺上也能將臉部輪廓拉長,達到明顯地「小臉」效果,拍照時更上相。重點是燙完髮根燙以後,每天早上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整理,準備出門的時間大幅縮短,堪稱省時省力的自信投資。

髮根燙缺點:需要定期補燙與專業技術把關

由於髮根燙是燙在既有的頭髮上,因此會隨著頭髮生長而需要定期補燙來維持效果,這是一筆需要納入考量的時間與金錢成本。此外這項技術也相當考驗設計師的經驗,如果沒操作好,髮根上就會出現明顯地尷尬摺痕,甚至斷髮,對髮質造成不必要的損傷。因此設計師的專業程度,可說是髮根燙成敗相當大的關鍵要素之一。

髮根燙價格要多少?費用與價值的評估

那麼髮根燙的費用是多少呢?台灣髮根燙的價格行情從 NT$1,500 – $3,000 元都有,大部分沙龍的髮根燙費用會集中在 NT$2,000 – $2,500 元,而這些價格差異主要來自幾個面向,包含沙龍的地點與品牌定位、使用的藥水品牌等級、操作的複雜度,以及設計師的經驗與技術而有所差異。與其單純比較價格高低,建議可以多留意各家設計師的作品與技術,比較不會踩到雷。

燙髮
短髮 (S)
中長髮 (M)
長髮 (L)
特長髮 (XL)
冷燙 (Wave Perm)
$3500
$4500
$5500
$6500
溫塑燙 (Digital Perm)
$4500
$5500
$6500
$7500
縮毛矯正 (Straight Perm)
$4500
$5500
$6500
$7500
髮根燙 (Roots Perm)
$1500
服貼燙 (Sideburn Perm)
$500
局部燙 (Partial Perm)
$1000+

髮根燙的替代方案|除了髮根燙,還有哪些蓬鬆神器?

頭髮扁塌只能靠髮根燙嗎?當然不是!市面上有不少主打「快速蓬鬆」的日常造型工具,像是利用熱能原理,在家就能自己操作的蓬蓬夾,或是在髮根處一噴一撥就能創造暫時豐厚感的蓬蓬水與蓬蓬粉。

這些蓬蓬法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隨心所欲使用,入手成本低。只是方便雖方便,你每天都得花時間和它們「奮鬥」,效果好壞與持久度得看天氣,也看手氣,更別說長期使用熱工具,對髮質來說也是種傷害的累積。

而髮根燙就好比是對生活風格的投資,可以用一次的專業服務,換來好幾個月的輕鬆。雖然得定期維護,但省下的時間和穩定的蓬鬆效果,算起來其實更划算。為了讓大家更清楚「這筆帳怎麼算」,我們直接攤開一張比較表,讓你從各個角度評估,哪種方式最適合。

蓬鬆方案單次成本持久度整理時間優點缺點
髮根燙較高
(約 $1500以上)
1.5-3 個月約 3-5 分鐘省時方便、效果自然、不受天氣影響需要定期補燙維持
蓬蓬夾中等 ($1000-$3000)約 4-8 小時,遇濕氣容易塌約 5-10 分鐘可自行操作,立即見效具熱傷害風險 、易有夾痕、持久度差
蓬蓬水/粉低 ($300-$800)約 4-6 小時,易因出油失效約 2-3 分鐘便宜快速、無熱傷害造型感較重、易有黏膩或白色殘留物

髮根燙怎麼整理?三大守則讓你延長蓬鬆效果

燙完髮根燙,不代表一勞永逸!想讓蓬鬆感維持久一點,還是得有正確的整理方式。許多人燙覺得效果不如預期,問題往往出在整理方式上。只要掌握以下3大守則,你就能輕鬆延長蓬鬆效果。

頭髮日常保養習慣

#1 吹整技巧:先吹髮根且要逆著吹,重塑髮根記憶

這是維持蓬鬆感最重要的一步。洗完頭後,請立刻吹乾頭髮,不要用毛巾長時間包著,因為濕氣會讓髮根的支撐力變弱,導致扁塌。 

吹整的重點在於「逆著髮流吹」,不管你平常習慣左分線還是右分線,吹頭髮時都要往反方向吹。用手指伸入髮根,輕輕撥動,同時用吹風機由下往上、逆著髮根生長的方向吹乾後再順吹髮中與髮尾,這樣就能有效地喚醒燙好的 C 型弧度,為髮根注入空氣感。

#2 日常習慣:避開壓扁地雷,善用急救小物

好不容易撐起的髮根,最怕的就是「壓力」!長時間戴帽子、過緊的安全帽或耳罩式耳機,都會將髮根壓扁,除了盡可能避免長時間壓迫之外,可以在脫下帽子後,趕快用手或冷風將髮根撥鬆,讓它恢復呼吸。

如果流汗或頭皮出油,最方便的急救方式就是用吹風機的冷風快速吹乾髮根,帶走濕氣與油膩。如果人在外面,可以隨身攜帶一小瓶乾洗髮,在髮根處噴灑後搓勻,也能快速吸附油脂,還原清爽的蓬鬆感。 

#3 護髮保養:精準分區,髮根清爽、髮尾柔順

髮根燙完後,護髮方式也要調整,所有滋潤型的護髮、潤髮產品,都只需要塗抹在「髮中到髮尾」,因為 燙過的髮根需要保持清爽才能支撐,如果把過於滋潤的護髮產品抹在髮根,就會增加重量壓垮蓬鬆度,還可能造成頭皮毛孔阻塞,加速出油。所以護髮時要分區,讓髮根保持輕盈,髮尾也能得到充分的滋養,兼顧蓬鬆感與柔順髮質。

髮根燙常見QA

告別扁塌人生,髮根燙是條低調又快速的捷徑,不用像換髮色或剪短那樣的大改造就能從根本解決扁塌困擾,堪稱CP值最高的造型投資。只是一切的成敗關鍵還是取決於設計師的專業技術與判斷。想了解你究竟適不適合髮根燙嗎?現在就立即線上預約 SEEFU HAIR SALON 專業諮詢,讓我們的設計師為你一對一評估,找到最適合你的蓬鬆方案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