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傳統加熱燙髮的方式不同,冷燙顧名思義,就是指在無需額外加熱的情況下,利用化學藥水將頭髮由直變捲的一種燙髮技術。冷燙是現今美髮院常見的燙髮方式之一,它不需要透過加熱、電棒、電捲等工具,可以更輕易的操作,在造型上的變化也更多元,這篇文章將會深入介紹冷燙背後的原理、流程,以及它與熱燙的差異等方方面面,幫助大家全面了解冷燙。
什麼是冷燙?
冷燙(又稱冷波燙)在1930年代末問世的一項創新技術,它改變了早期的燙髮需要加熱設備的條件,不再依賴機器和高溫,轉而以化學藥水在室溫下就達到燙捲效果。由於全程不需加熱,因此被稱為「冷燙」,這項技術大大簡化了燙髮過程,讓燙髮變得更方便,也成為現代燙髮的原型。
冷燙能將頭髮變捲,主要靠的是化學藥水對頭髮內部結構的作用原理:人的頭髮依賴一種稱為二硫鍵(毛髮蛋白中的化學鍵)來維持髮絲形狀,而冷燙時,首先會塗抹第一劑燙髮藥水(軟化劑),這劑藥水屬於還原劑,可以打開頭髮中的二硫鍵(就像鬆開頭髮內部的鎖鏈),當這些結構被打開後,頭髮就變得柔軟可塑,可以被繞在捲子上改變形狀。接著,在頭髮捲繞定型後,會再塗上第二劑藥水(定型劑或中和劑),它的作用相當於重新鎖上結構——將先前打開的二硫鍵重新連結。如此一來,頭髮在新的卷曲形態下固定下來,冷燙就完成了卷度的塑形。
所以簡單來說,冷燙的過程就像先軟化髮絲再定型:先用藥水把頭髮原本的結構「鬆開」,讓髮絲變得軟而有彈性,可以被捲曲塑形;再用另一種藥水「鎖住」新的形狀,使頭髮記住捲曲的模樣而不再恢復直髮。
冷燙的流程與操作步驟
一般在沙龍髮廊進行冷燙時,會依序經歷以下步驟:

- 諮詢與髮質評估:設計師除了需要了解你想要的捲髮風格之外,更重要的是得評估當前的頭髮狀況,例如:髮質粗細、受損程度、是否染過⋯⋯等,這一步是確保選擇適當藥水濃度和捲度大小的關鍵,才能更好的施作冷燙的處理。
- 洗髮準備:在正式燙髮前,通常會需要先洗髮,將頭髮清潔乾淨,可以避免頭皮多餘的油脂與髒污影響藥水作用。
- 卷髮(繞捲):將頭髮吹至半乾或保持濕潤狀態,就可以開始將頭髮分區並繞在各種捲子上,這是對造型的初步定位,不同的手法與繞髮方式將決定最後捲髮的形狀(例如大捲或小捲、螺旋卷等)。這也是最考驗設計師功力的步驟,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判斷出合適的工具與捲度。
- 塗抹第一劑藥水(軟化劑):把頭髮捲好固定後,就需要將軟化藥水均勻塗抹在每個髮捲上,讓頭髮順從捲子的形狀。
- 等待作用與監控:塗上軟化劑後,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讓藥水滲透髮絲並發揮作用。依照每個人髮質和想要的捲度大小,等待時間可能約 15~30 分鐘或更長。過程中也需要不斷檢查捲度的發展情況(例如鬆開一兩個捲子檢視捲曲狀態),以確保不要過度或不足。
- 沖洗與中和固定:當第一劑作用時間足夠後,設計師會將頭髮上的軟化劑沖洗乾淨(捲子通常仍保留在頭髮上不拆除)。隨後,直接在繞著捲子的頭髮上塗抹第二劑藥水(定型劑),讓先前被軟化的髮絲重新硬化定型,定型劑通常需要停留約5~15分鐘。
- 拆捲子與最後沖洗:定型劑作用完成後,此時髮絲的卷度已經被定型住,鬆開後頭髮應該呈現出捲曲的模樣。接著就是以清水徹底沖洗頭髮,確保殘留的藥劑被洗淨,也可以同時搭配護髮素或護髮療程來降低燙藥對頭髮的刺激。
- 吹整造型完成:最後,就是展現成果的時刻,溫和地將捲髮吹乾,經過吹整和技巧整理後,一頭充滿彈性捲度的髮型就呈現在眼前啦!
以上是典型冷燙的基本流程。整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依頭髮長度和髮量而定,一般約1.5~3小時不等(短髮可能較快,長髮或髮量多則時間較長)。過程中會聞到燙髮藥水特有的氣味(類似蛋味或硫磺味),這是正常的,味道在之後洗髮幾次後會消散。專業的設計師會全程注意您的頭髮反應,確保捲度達到預期且頭髮不受過度損傷。當您完成以上步驟並看到美麗的捲髮時,就可以帶著新髮型自信地離開沙龍了!
冷燙與熱燙的差異
現代燙髮主要分為冷燙和熱燙兩大類。熱燙包括我們常聽到的數位燙、陶瓷燙、溫塑燙等技術,本質上都是在燙髮過程中施加熱能。而冷燙則完全不加熱。兩者在原理和效果上有不少差異,以下從幾個重點來比較冷燙與熱燙的不同:

比較項目 | 冷燙 | 熱燙 |
---|---|---|
施加溫度 | 不用加溫,僅依賴藥水作用 | 數位燙會使用加熱電棒(溫度可達約150℃) 溫塑燙則是以稍低溫度(約90~110℃) |
捲度表現 | 冷燙後的捲髮在濕髮時捲度表現最明顯,頭髮乾了之後捲度相對會鬆一些,彈性沒那麼強,需要靠造型品輔助才能在乾髮時保持明顯的捲度。 | 熱燙(例如數位燙)燙完後捲度在吹乾後反而更為明顯立體,髮絲的紋理深邃,且通常不太需要藉助造型產品就能有很好看的弧度。 |
維持時間 | 大約 2~3 個月,視保養條件延長時間 | 大約半年以上,一樣需要保樣 |
髮質損傷 | 取決於所用藥水的強度和品質,一般來說比較溫和 | 高溫加上藥水作用,對髮質的潛在傷害相對更大一些,若照顧不當容易變得乾燥、毛躁 |
適合的髮型 | 比較常用於短髮、小捲度的造型,例如:貼近髮根的蓬鬆捲度、紋理燙等 | 比較常運用在中長髮上,尤其是追求髮尾大波浪或韓系水感捲的造型 |
冷燙後的保養與注意事項
好不容易燙了一頭漂亮的捲髮,當然希望捲度持久又髮質健康。冷燙完成後,適當的保養與注意事項非常重要,以下提供一些建議,教你如何照顧新燙的秀髮:
1. 剛燙完 24~48小時內避免洗髮:
燙髮結束後,設計師通常會建議至少等待一天以上再洗頭。事實上,現代燙髮的藥劑已相當進步,就算隔天洗頭影響也不至於太大,但之所以建議延後洗髮,是因為頭髮在燙後需要一點時間恢復、讓捲度穩定。馬上洗頭可能讓尚未固定完全的髮絲受到拉扯影響,導致捲度提早變鬆,同時濕水和洗髮的拉力也可能讓受藥水刺激的髮絲更加脆弱。如果你真的受不了不洗頭,可以在24小時後用溫和的方式清洗,但切記動作要輕柔,不要用指甲抓頭皮或粗魯揉搓。

另外,剛燙完也避免綁頭髮或夾髮,此時頭髮處於易塑形的狀態,綁馬尾或夾髮夾可能在髮上留下不想要的折痕。如有需要,一定要綁的話,建議使用鬆軟的髮帶/髮圈,並且不要綁太緊。總之,頭兩天內儘量讓頭髮自然垂放,給它空間保持捲曲形態。
2. 清潔與護理,選對產品並溫和對待頭髮:
過了等待期後,洗髮時請選擇滋潤型、修護型的洗髮精和潤髮乳,最好是標示適合燙髮或受損髮質使用的產品。燙髮後髮絲較乾燥,需避免強力去油的洗髮精;改用溫和保濕的產品,能減少對髮絲的刺激。同時,每次洗髮後都務必使用潤髮乳或護髮素,這能補充髮絲流失的油分和蛋白質,讓捲髮更柔順有光澤。如果有時間,一週可搭配1~2次髮膜深層護理,效果更好。洗髮時水溫不宜過熱,過熱會進一步令毛鱗片張開、髮質乾燥。
清洗時用指腹輕柔按摩頭皮,不要用力拉扯髮絲。切忌用毛巾大力搓揉濕髮,那會使捲髮變形和毛躁。正確的作法是用毛巾輕按壓髮絲,吸去多餘水分。若頭髮容易打結,可以在潤髮時用寬齒梳由下往上輕輕梳開結束,切勿粗暴地硬拉。這段期間要對頭髮溫柔以待,才能讓捲度和髮質都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3. 日常造型與保養:
冷燙的捲髮想要每天都美美的,適度的造型打理很關鍵。首先,善用造型產品:建議準備一瓶適合捲髮使用的慕斯、捲髮泡泡或造型霜。在頭髮半乾狀態時,取適量均勻抓揉在髮絲上,然後用吹風機的擴散器(diffuser)低溫慢吹,或者直接讓頭髮自然風乾。這樣能夠鎖住捲度,避免吹太乾導致的蓬鬆毛躁。
同時,含有保濕成分的造型品能提升髮絲光澤,讓卷度更有彈性。如果想增加髮根的蓬鬆度,可以一邊低頭用手指撥鬆髮根、一邊吹風。平常不要使用細齒梳或硬梳子去刷乾的捲髮,那會把捲度拉直、弄亂,讓髮型變得膨鬆毛燥;整理捲髮應該用手指或寬齒梳稍微梳理即可。睡覺時也可以注意一下:最好改用絲質或緞面枕套,減少與頭髮的摩擦,或將頭髮鬆鬆地綁成髮團睡覺,早晨起來捲度會比較不亂。
早上起床如果捲髮有些走樣,可以噴一點點水或潤髮噴霧在髮尾,然後用手指繞一繞捲度、輕壓一下,讓昨日的捲度「復活」。最後,要提醒的是:避免過度熱造型,例如天天用電棒捲或夾板夾直,這些高溫工具會加速破壞捲髮的形狀和髮質。如果之後還想染髮或再次燙髮,最好間隔兩週以上再進行,給頭髮足夠的休息時間。只要細心護理,冷燙的美麗捲度就能保持得更持久,髮質也不會因燙髮而大受損傷。
常見迷思與誤解
雖然燙髮已經是很普遍的美髮服務,但圍繞燙髮仍有不少坊間流傳的說法。以下我們列出幾個常見的迷思,並一一破解,讓你對冷燙有正確的認識:
推薦的造型類型
既然冷燙能帶來如此多變的捲髮造型,最後我們來介紹幾款熱門的捲髮風格,作為參考範例。無論你是走甜美路線還是時尚個性,都能從中找到靈感!🙂



















以上幾種捲髮風格各有特色,從蓬鬆可愛到慵懶性感,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氣質與喜好。冷燙作為一種靈活的燙髮技術,其實能根據捲子大小和手法,去實現很多不同的造型。不過最終選擇什麼風格,還是建議結合臉型、髮質和個人喜好來決定。如果拿不定主意,可以蒐集幾張喜歡的髮型圖片,跟你的設計師討論。他會依照專業判斷告訴你哪些造型適合你,以及用冷燙還是其他方式來達成。希望透過以上對冷燙的完整介紹,讓您對冷燙有了清晰的了解,也找到一些心儀的捲髮造型靈感。現在就勇敢地踏出改變造型的第一步,享受冷燙帶來的全新魅力吧!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