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漂染出夢幻髮色?搞懂漂髮&護髮推薦,告別漂染稻草頭

漂髮染色

漂髮似乎已成為染出夢幻髮色的必經過程。每次滑 IG 或小紅書,總會被某個貼文或短影音燒到:「這漂染的髮色也太美了吧!」什麼奶霜紫、銀灰霧棕、透明感綠灰,一個比一個夢幻,讓人心動不已。

但下一秒也難免浮現疑問:「漂髮是不是很傷頭髮?變成稻草怎麼辦?」

其實漂髮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做對。漂染是一門講究技巧與修護節奏的技術活,尤其隨著藥劑配方與操作手法不斷升級,現在的設計師已經能將漂髮做到更安全、更精準,並且有效管理髮質與色澤,讓造型與健康可以並存。

今天就從漂髮的技術原理開始,延伸到漂前準備、漂染流程,再到漂染護髮推薦與日常保養,一次說清楚漂染背後的知識與修護邏輯。不論你是首次挑戰漂髮,還是曾經踩雷、漂過一次就怕了,這篇都會是你正式漂染前,最值得收藏的一篇安心攻略。

漂髮是什麼?揭開漂髮原理與髮色變化的秘密

我們的頭髮之所以是黑色或深棕色,是因為髮絲裡住著滿滿的「天然色素粒子」(也就是黑色素),而一般的染髮,是把色素「蓋在」原本的髮色上;而漂髮,則是把髮絲的原生色素打開、抽離,請這些色素粒子搬家,騰出空間給新的顏色住進來。

在漂髮過程中,設計師會使用含有過氧化氫與鹼劑的漂髮劑,漂髮劑裡的「阿摩尼亞(氨水)」會提供鹼性環境,幫助頭髮打開毛鱗片,接著過氧化氫會深入髮芯,透過氧化反應破壞髮絲中的黑色素結構,將黑色素分解、帶走。隨著漂劑停留的時間,頭髮會逐漸從深褐、紅褐、橘黃、淡黃,一路變成接近淺金,甚至白金色

漂髮

漂髮每一階段的停留與判斷,都很仰賴設計師的專業經驗與技術的累積。除了髮質本身的粗細、健康度之外,過去是否有染燙紀錄、設計師操作的時間控制,以及藥劑比例配方等,也都會影響漂染的成果。背後牽扯著一場微妙的化學平衡與結構管理。

漂髮 vs. 褪色,差在哪?不只是髮色「變淺」這麼簡單

很多人會把「漂髮」和「褪色」搞混,但其實是兩回事。

  • 漂髮:這是使用專業漂劑,有規劃地移除頭髮的「天然色素」,以創造一個乾淨的染髮基底,讓我們能染上各種淺色或特殊色。 
  • 褪色:多半是指染髮後,髮絲上的「人工色素」因為洗髮、日曬等原因,從受損的毛鱗片中慢慢流失,導致顏色變淺或跑掉的現象。 

簡單來說,漂髮是為了染新的顏色,而「主動」有計劃地移除舊髮色;褪色則比較偏向原有的髮色掉漆了;一個是專業技術的操作,一個是染後的自然過程,兩者完全不能劃上等號!

延伸閱讀:一次搞懂【手刷染】2025 手刷染髮色流行趨勢

為什麼有些髮色非漂不可?從原理看懂顯色關鍵

你是不是也好奇:「為什麼不能直接染出灰色、粉色?一定要漂髮嗎?」這就要回到我們剛剛提到的原理:當頭髮底色太深時,染劑即使進得去,也無法完整呈現你想要的色調,就像用螢光筆畫在黑紙上,再亮也看不清楚。

尤其像是:銀灰、亞麻藍、粉霧紫這些「冷感」或「透明感」的特殊髮色,大多必須建立在去除黑色素,接近淡黃色或白金色基底之上,染進去的顏色才能如實顯色。所以許多夢幻髮色、韓系染髮、漸層設計,都免不了「漂髮」這一步。

當然,也不是所有髮色都需要漂髮。像咖啡棕、酒紅、深紫這些比較深沉或飽和的色系,對原生髮的要求比較低,就不見得需要漂髮。不過這些都只是簡單的判斷方式。到底想要的髮色是否需要漂髮,還是得看你想要的色階、原本的髮色與髮質狀況,由專業設計師判斷最準確。

延伸閱讀:染髮怕踩雷?黑髮挑染也能玩出混血感!2025 歐美挑染與染髮顏色推薦

漂髮前須知!三大常見漂染風險要了解

漂髮雖然夢幻,令人心動,但同時也要清楚理解「美麗的代價」。與其上網翻遍漂髮災難案例把自己嚇得亂七八糟,還不如好好了解漂髮有哪些風險與防護方式。

  1. 髮質受損:漂劑會打開毛鱗片、抽離黑色素,同時也會帶走頭髮天然的油脂與水分,導致漂後頭髮乾燥、變得毛躁甚至脆弱、無彈性,這滿容易造成的影響。
  2. 頭皮刺激:漂髮藥劑中的化學成分具刺激性,皮膚敏感的人可能容易在過程中感到刺痛、癢感或紅腫,有些人甚至會在事後出現輕微脫皮或過敏反應。
  3. 斷髮危機:如果漂劑重複疊加或操作時間過長,會讓髮絲內部結構變得空洞脆弱,一拉就斷。細軟髮或曾反覆燙染過的髮質在漂髮時要特別小心,務必和設計師充分溝通。

降低漂染風險,就從專業漂髮流程開始

想漂髮卻怕傷頭皮、毀髮質?其實絕大多數的漂髮風險,都可以透過專業的防護措施與技術操作有效控制。從藥劑選用、頭皮保護,到漂後的即時修護,處處都是降低漂染風險的小細節。

漂髮注意事項

一、漂髮前三天請不要洗頭

你可能聽過「漂染前不能洗頭」,這並不是空穴來風,是為了讓頭皮的天然油脂發揮保護作用。讓頭皮分泌的油脂化為天然防護膜,降低漂劑對頭皮的刺激。通常會建議漂髮前一到三天不洗頭,具體時間還是看個人頭皮出油的狀況來調整。

二、頭皮隔離是基本功,打造第一道防護牆

雖然有頭皮油脂的保護,但在正式漂髮前,設計師還是會根據你頭皮狀態使用隔離乳,為你建立一道屏障,避免漂劑直接刺激肌膚。如果你是屬於敏感性膚質,通常會選用低刺激性產品或調整操作方式,減少頭皮刺痛、發癢等不適。

三、藥劑不是越強越好,濃度、部位都要精算

每一次漂劑的選擇與調配,設計師都會依照你的髮質粗細、髮色深淺與受損程度來調整濃度與操作區域。例如體溫較高的頭皮處,因為比較容易上色,為了避免上色過快,通常會最後才塗抹,避免色差與過度刺激。

四、分區分層操作,邊漂邊觀察

為了減少髮絲斷裂風險,通常會採用「分段上漂」技術,依髮況分層控制漂劑的停留時間。除了控制上色速度,避免色差之外,這也是保護髮絲內部結構的關鍵技巧。尤其細軟髮或曾經燙染過的頭髮,更要細膩調整處理方式。

五、漂後修護不能省,立刻封膜、穩定髮絲

沖洗漂劑後,第一時間進行酸性護髮或蛋白護理,是穩定髮絲結構的關鍵。這個步驟能幫助關閉毛鱗片,避免髮質隨時間繼續惡化。為了漂後的「酸鹼平衡」,通常專業髮廊也會使用專用的PH平衡洗護或安瓶,避免因鹼性殘留造成髮絲變脆、乾澀,幫助頭皮與髮絲回到健康狀態。

漂髮緊急處理與不建議漂髮的時機

雖然漂染有各種步驟可以幫助降低風險,不過漂髮也算是進行一場「化學實驗」。所以漂髮中如果出現明顯刺痛、紅腫或熱感,請馬上告知設計師,千萬不要忍耐。事後如果還是有過敏反應,就要停用所有髮品並就醫。那要是你以下這幾種情況,我們通常會建議你先緩緩:

避免漂髮的情況
  • 頭皮有傷口、濕疹、異常發炎
  • 髮絲一拉就斷,已極度受損
  • 曾有嚴重染劑過敏史
  • 正在懷孕或哺乳(避免影響胎兒,安全第一)

另外,全頭漂髮後,請至少要間隔1~2 個月再重漂,讓頭皮與髮絲足夠的修復時間。就算你只是需要局部補色或補漂,也要讓設計師評估處理方式,可別硬撐一頭稻草還想追顏色,造成髮絲過度刺激,讓它們心碎斷光光。

漂後護髮推薦這樣做,修復期才不會大爆炸

漂髮後頭髮正處毛鱗片大開、髮芯空洞、保水力驟降的脆弱時刻,而漂髮後的72小時是穩定髮況的黃金時期。如果這時沒有即時修護,就像剛拆封的乾燥花束一樣,隔天開始就會出現分岔、毛躁、斷裂問題。不過只要搭配正確的護髮觀念與護髮產品,漂亮的髮色與健康髮質還是可以兩者兼得的。

漂髮當天的即時修護:封膜護理是關鍵第一步

最重要也最緊急的護理,在你離開沙龍前,設計師就已經幫你做好了。專業的髮型師會在漂染後,立刻用酸性封膜或蛋白安瓶進行「急救型」的深層護髮,護理。這個步驟是為了快速補充因漂髮而大量流失的蛋白質與水分,並平衡頭髮的酸鹼值,幫助毛鱗片閉合、穩定色素,這樣能大幅減少接下來幾天的乾裂與毛躁。但如果你的設計師忘了這個步驟,除了建議你下次別再找他之外,請務必在漂後 48 小時內進行一次深層護髮,否則髮質流失將難以挽回。

日後的深層修護原則:不只是保濕,更要重建「蛋白質」

面對漂後乾乾的頭髮,很多人都以為漂後護髮只要保濕就好。但其實剛漂完的頭髮,不只水分流失,內部蛋白質也不夠,因此漂染護髮的核心概念是蛋白質、水分都要補,髮絲才不會繼續脆化、失去彈性。

  • 補蛋白質:「蛋白質」和「胺基酸」,它們是構成頭髮的主要成分 。你需要能深入髮芯、修復角蛋白結構的護髮品,才能真正重建髮絲內部結構,讓頭髮恢復強韌。建議可留意成分如水解角蛋白、胺基酸、小分子蛋白聚合物的護髮產品。
  • 補水與鎖水:我們常說的「保濕」,大多是指讓頭髮恢復柔順的「觸感」。這需要靠護髮產品中的油脂、神經醯胺等成分,在髮絲表面形成保護膜,撫平毛躁的毛鱗片,鎖住養分並帶來光澤感,建議挑選含有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山茶花油等成分的護髮。

最理想的方式是輪流使用補蛋白與補水型護髮產品,或是選擇同時涵蓋雙效的沙龍級護髮療程,才能做到真正的結構修復。

延伸閱讀:頭皮護理與頭皮保養怎麼做?5 招預防頭皮問題

護髮產品推薦:洗、潤、護三步驟不能少

漂染護髮推薦不會只有一罐護髮打天下,洗髮精、護髮髮、精華液可說是護髮的金三角。

選擇對頭皮好的護理商品

護髮洗髮精推薦怎麼挑?

漂後專業的洗髮精要分兩塊「護色」與「矯色」。護色洗髮精主要是溫和清潔、減緩色素流失,而矯色/補色洗髮精:通常帶有顏色(如紫色),利用色彩中和原理,可以抵銷頭髮褪色後跑出來的黃感,讓髮色維持乾淨的霧面質感。它同時也能為空洞的髮絲補充色素粒子,增加一定的強韌度,可以等髮色開始變黃時再與護色洗髮精交替使用。

護髮膜推薦怎麼挑?

髮膜是漂後不可或缺的密集修護品,能提供比潤髮乳更深層、更持久的滋養。挑選主打「結構修護」,具修護力的深層護髮膜,每週使用 1~2 次,針對漂後髮質補足流失的油脂與蛋白,建議挑選含有「水解角蛋白」、「植物性油脂」的配方。

護髮精華液推薦怎麼挑?

漂後髮質容易失去彈性,洗完頭後使用免沖洗型護髮精華,能強化髮絲韌性、減少熱傷害,還能延緩後續褪色。吹整前或日常出門前也可以使用,幫助隔絕熱傷害、撫平毛躁,為髮絲覆上一層隱形的保護膜,抵禦外界環境傷害,維持頭髮光澤。

定期回沙龍做「結構式護髮」

日常的居家護髮雖然重要,但定期回沙龍接受專業的「結構式護髮」療程,效果更是無法比擬。沙龍級的護髮通常擁有多個步驟與更高效的導入儀器,能將高濃度的修護成分真正送達髮芯深處,進行居家護髮難以達成的「髮絲重建」與「結構強化」。沙龍級的專業護髮療程,絕對是讓你的夢幻髮色與質感髮質長久共存的秘密武器。

延伸閱讀:結構式護髮是什麼?保濕護髮、角蛋白護髮比較懶人包

漂髮後怎麼維持?5個延長髮色壽命的好習慣

漂髮當下的護理很重要,但能讓髮色與髮質持續漂亮的,其實是每天的生活習慣。如果你買了昂貴的護髮產品,卻覺得效果不如預期?那就要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。漂過的頭髮比一般髮質更脆弱,熱傷害、紫外線,甚至枕頭摩擦,都可能悄悄破壞你的護髮成果。

縮毛矯正後怎麼保養

一、洗髮頻率要調整,天天洗反而傷

漂髮後的頭皮與髮絲結構尚未完全穩定,請先避免天天洗頭。建議根據出油狀況,調整為每週洗 2~3 次,使用溫和潔淨配方,避免毛鱗片反覆開合,導致髮色流失與乾裂加劇。如果出遊狀況真的嚴重,也可以使用免洗洗髮噴霧來過渡,減少水洗對髮絲的負擔。

二、溫冷水才是漂髮好朋友

除了留意洗頭頻率,洗頭時也要使用溫水,甚至冷水,這樣可以幫助維持漂髮後髮質穩定。因為高溫會讓毛鱗片張開、顏色分子流失,還可能造成髮絲乾燥,造成頭皮刺激。那怎樣算高溫呢?建議不要超過 37°C,沖洗護髮產品時可以再調低溫度,幫助髮絲封膜與鎖色。

三、少用熱工具,改用低溫造型法

電棒、離子夾、吹風機的高溫,是漂後髮質的「隱形殺手」。如果真的需要造型,請務必使用低溫模式,並搭配抗熱護髮精華打底保護。或是也可以嘗試編髮、束髮、用髮圈打造彎度等無熱造型方式,減少熱傷害累積,讓髮絲有喘息的機會。

四、留意戶外環境對漂後髮質的隱形傷害

陽光中的 UV、游泳池的氯水與空氣污染物,都會加速漂後髮絲的氧化與脫色。尤其夏天紫外線強,特別容易讓淺色髮變黃、變乾。建議外出前使用含 UV 防護成分的護髮噴霧或抗氧化精華。期間請避免游泳或去海邊,如果真的想游泳,請先用清水潤濕頭髮,使用護髮油打底,並且搭配泳帽。

五、夜間保養別忽略

你知道睡覺時,頭髮與枕頭之間長達數小時的摩擦,也是造成毛躁與斷髮的元兇之一嗎?很多人花時間護髮,卻疏忽了睡覺時的摩擦與悶熱也會傷害漂後髮質。如果可以,建議使用絲質枕套,減少頭髮的毛鱗片磨損。睡前也可以先把頭髮梳順,並擦上免沖洗修護精華,如果長頭髮也可以輕綁成鬆鬆的辮子,避免打結與斷裂。如此一來你的髮絲在晚上也能好好修復休息,醒來依然柔順、有光澤。

漂髮常見QA

隨著漂髮藥劑的配方與操作技術的進化,漂髮早就不用在髮色與髮質之間二選一。現代的漂髮技術,趨勢就是朝著「更健康、更個人化」的方向前進,達到高質感、低損傷的美學平衡點。

當然,想要讓漂後髮色美得長久、髮質依舊有彈性光澤,護髮仍是不可省略的關鍵。如果你對漂髮仍有些擔心,不如交給真正在意你髮質的專業團隊來處理吧!在 SEEFU HAIR SALON,我們不只追求顯色效果,更重視你的髮況與頭皮安全,全程搭配頭皮防護、分段控制、漂後修護與個人化護髮建議。另外也有提供各式各樣的有機修復護理療程,幫助秀髮恢復健康光澤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