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頭洗錯小心掉髮又出油!髮型師教你如何正確洗頭髮

洗頭髮

洗頭是再習慣不過的生活動作,但洗頭髮這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日常,其實隱藏了許多眉眉角角。很多人以為洗頭是清潔頭髮,但其實真正該清潔的是頭皮。而不正確的的洗頭方式,會讓頭皮越洗越油、頭髮越洗越毛躁,甚至影響毛囊健康,導致落髮、頭皮屑反覆發生。

想擁有蓬鬆不扁塌、強韌不斷裂的健康髮質,第一步不是挑洗髮精,而是先學會「正確洗頭」。從洗頭水溫、起泡方式到按摩手法與頻率,每一個細節都影響頭皮與毛囊的健康。如果你也疑惑為什麼天天洗頭,頭髮卻越洗越沒精神,那就是時候重新檢視「洗頭」這件事了。

洗頭到底在洗什麼?重點不是髮絲,而是頭皮

很多人洗頭時都會下意識地瘋狂搓洗頭髮,努力想搓出泡泡,好像頭髮泡泡越多就越乾淨。但其實頭髮本身是角蛋白組成的「死組織」,不會新陳代謝。真正會分泌油脂、累積髒污的是「頭皮」。而毛囊就藏在頭皮底層,任何清潔不當或產品殘留,都可能讓毛囊發炎、堵塞,久而久之就變得容易出油、頭皮屑也會變多,甚至陷入容易掉髮的循環。

而洗頭真正的目的,是徹底清潔「頭皮」,維持毛囊環境穩定,而不是把「頭髮」洗得乾乾爽爽。所以,想改善出油、頭皮癢、掉髮、扁塌或頭皮屑等困擾,第一步就要從了解自己的頭皮開始,挑對產品、用對方式,才能真正洗對頭。

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?

正確的洗髮,除了正確的洗頭手法,還要挑對洗髮產品。因為每個人的頭皮狀況和髮質不同,挑選的需求重點也會跟著改變。比方說:有些人需要控油、有些人想去屑,有的人則是染燙後只想護色,減緩掉色,這些種種因素都會左右著髮品的挑選方向。

根據「頭皮類型」選擇洗髮產品

洗頭是為了清潔頭皮,所以首要條件是:先認識你的頭皮屬性,再來根據頭皮類型來挑選洗髮精。

頭皮種類
  • 油性頭皮:早上洗頭,晚上就出油?你需要的是控油型洗髮精,成分可留意看有沒有茶樹、薄荷、水楊酸,可以幫助平衡頭皮的皮脂分泌。
  • 乾性頭皮:總覺得洗完頭後很緊繃、容易脫屑?建議選擇滋潤型洗髮產品,像是胺基酸系界面活性劑、含精油或玻尿酸的配方,幫助滋潤頭皮。
  • 敏感型頭皮:頭皮動不動就泛紅搔癢?要注意避免挑到含香精、酒精與SLS的洗髮精,選擇標示溫和、低刺激、不流淚配方的洗髮精,降低頭皮敏感。
  • 混合型頭皮:髮根出油但髮尾乾燥?建議採分區洗法,或選擇「清爽保濕雙效型」洗髮精。

根據「髮質需求」對應洗頭髮的保養策略

雖然洗頭重點在頭皮,但髮質也會影響頭皮的保養選擇。

髮質受損
  • 受損髮/染燙髮:建議使用護色或修護型洗髮精,搭配潤絲、護髮產品,幫助減少色素流失、修補毛鱗片。
  • 細軟髮:容易扁塌、缺乏支撐力,可挑選「蓬鬆型」或無矽靈配方,避免太滋潤讓髮根更塌。
  • 粗硬髮/自然捲:推薦使用滋潤型洗髮精,添加角蛋白、摩洛哥油等成分可增加柔順度,減少打結。

洗髮精怎麼選?護色、去屑、控油依需求抉擇

市面上有很多功能訴求的洗髮精,但還是要看自己有沒有需求,或適不適合。

洗髮精種類
  • 護色洗髮精:適合有染髮者,成分通常pH偏酸、清潔力比較低,避免染髮褪色。
  • 去屑型洗髮精:適合脂漏性皮膚炎、頭皮屑多的人,建議挑選含ZPT、Ketoconazole等醫學等級抗屑成分。
  • 控油型洗髮精:針對出油快的頭皮設計,但不適合天天使用,建議交替搭配溫和型。
  • 滋潤型洗髮精:適合乾性頭皮、染燙後的髮質,成分偏油性,有保濕鎖水效果。

成分迷思大破解:矽靈、SLS、胺基酸洗髮精該怎麼挑?

很多人在選洗髮精時會被成分表搞得霧煞煞,以下快速拆解幾個常見迷思:

  • 矽靈(Dimethicone):矽靈不是毒,它是髮絲表面柔順劑,不會直接堵塞毛孔,不過細軟髮用起來容易塌,建議可以考慮選擇無矽靈配方。
  • SLS/SLES:是強力起泡與清潔劑,適合油性頭皮,但對乾性或敏感型頭皮偏刺激,長期使用可能會破壞皮脂屏障。
  • 胺基酸界面活性劑:清潔力溫和、不易刺激,不過也因此起泡量比較低,價格相對會較高,比較適合乾性、敏感型或追求保濕感的人。

正確洗頭髮的步驟,設計師教你洗髮流程!

你可能會想:「洗頭還要學?」但其實洗頭髮,從水溫、起泡方式到洗髮精的使用量等種種細節,不只會影響洗完的蓬鬆感,更關係到頭皮是否真的被洗乾淨、髮絲會不會因此變乾變毛躁。以下是 SeeFu Salon髮型師推薦的正確洗頭髮流程,不管你是天天洗還是隔天洗,一起來檢視看看有沒有忽略的地方吧!

洗頭步驟

1. 洗前梳理:洗髮前的必要準備

這是洗髮流程的起點。洗頭髮之前,先用寬齒梳把頭髮梳順,能減少後續洗頭時打結、拉扯,也能避免在清潔過程中傷到髮絲。尤其長頭髮或是頭髮容易打結的人,可以先在髮尾抹些護髮油後再來梳頭。

2.預濕頭皮與髮絲:為清潔打好基礎

許多人習慣一沖濕就直接抹上洗髮精,但這樣往往會造成洗髮精難以起泡、不容易推勻。建議用溫水(約37~40°C)沖頭至少 1 分鐘,讓頭皮與髮絲充分濕潤,不只能帶走部分油脂與髒污,也為後續的清潔打下好基礎。

3. 第一次洗髮:去除表層油脂與髒污

這一輪的洗髮,目的是將頭皮表層的灰塵、整天累積的油脂與造型品殘留先清除掉。記得先將洗髮精在手心加水搓出泡泡,再用指腹輕柔地按摩頭皮,避免直接將洗髮精倒在頭上造成刺激。第一次洗完後就沖乾淨,準備進入下一輪。

4. 第二次洗髮:深入清潔毛孔、保養成分吸收

很多人只洗一次就沖掉,其實是不夠的。第一次只是「初步清潔」,而第二次才能真正將毛孔內的皮脂徹底洗淨,也讓洗髮精裡的有效成分發揮作用。這一步同樣要記得先在手掌起泡,再輕柔用泡泡按摩頭皮,並且停留約 1~2 分鐘,給頭皮一點時間「吸收」營養。

5. 徹底沖洗:避免洗髮精殘留

正確的洗髮流程不能草草了事。沖洗時要確認泡沫有徹底洗淨,尤其要特別注意耳後、後腦勺與髮際線,這些地方常常容易被忽略,導致洗髮精殘留,而引起頭皮癢、發炎或掉髮問題。

6. 護髮保養:保養髮絲,而不是頭皮

洗完頭後,可以視髮質狀況使用潤絲或護髮產品,不過要注意,只需要塗抹在頭髮中段至髮尾。除非你使用的是頭皮水,或是針對頭皮的護髮產品,否則一般的護髮產品通常是針對髮絲滋潤,要避免碰到頭皮,以免造成毛孔阻塞。

7.  毛巾吸乾+吹整技巧:洗髮後的修護關鍵

洗完頭後,濕髮是最脆弱的時刻。用毛巾輕按吸水,避免搓揉頭髮,以免傷害髮絲。吹頭髮時選用溫風,保持10~15公分距離,吹至七分乾後轉冷風,幫助收合毛鱗片,這樣就是完美的收尾了。

洗頭天天洗嗎?依季節與頭皮調整洗髮頻率

「到底要幾天洗一次頭才對?」這幾乎是每個在意髮質的人都會問的問題。但正確的洗頭髮頻率,從來就不是一個標準答案,而是應該根據頭皮出油程度、生活習慣、氣候甚至身體狀況靈活調整。以下就從五個面向來拆解,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洗髮節奏:

醫師建議「黃金洗髮頻率」:每週洗4~5次最理想

根據皮膚科醫師的建議,大多數人每週洗頭4~5次是比較理想的頻率,能維持頭皮清潔又不過度刺激。當然,如果想要天天洗也可以,但前提還是在於洗髮產品要選對,洗頭方式也正確,那就不用擔心傷害頭皮。

油性頭皮可以天天洗,乾性則不必

  • 油性頭皮:油性頭皮因為容易出油,所以每天洗頭是可以的,這樣有助於去除多餘油脂、抑制細菌滋生。
  • 乾性/中性頭皮:如果頭皮兩天以上才會出油,那就可以視情況每2~3天洗一次,同時也可以搭配保濕型洗髮精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頭皮乾癢。

皮膚需要換季保養,洗頭頻率也該隨季節變動

台灣夏天悶熱、容易流汗,油脂分泌也會隨之增加,這時候的洗頭頻率就可以拉高(例如每日一次);而冬季因為氣溫低,加上環境乾燥,頭皮出油量會比較少,那就可以減少為2~3天洗一次,並且選用保濕滋潤型洗髮產品來幫助頭皮保濕,避免乾癢。

有流汗要洗頭嗎?運動後的洗頭原則這樣抓

運動後不洗頭,汗水與皮脂會混合在頭皮上,容易引發異味、搔癢,甚至頭皮屑。所以運動後要盡快洗頭,可以選擇清爽型或涼感型洗髮精,但也不要因為擔心汗水和皮脂留在頭皮上就用力搓洗,只要步驟正確、沖洗乾淨,就算手法溫和也不用擔心頭皮有異味。

染燙髮後、生病時該怎麼洗頭才正確?

  • 剛染髮後:建議至少隔48小時再洗頭,讓染料有時間穩定附著,之後要洗頭也要選用護色型洗髮精,減緩頭髮褪色。
  • 剛燙髮後:和染髮一樣,24~48小時內要避免洗頭,以防造型提前變形。
  • 身體虛弱或感冒時:如果不方便洗頭,可以使用乾洗噴霧幫助頭皮暫時控油,等體力恢復後再洗,以免洗完頭吹到風,導致著涼,讓病情更加嚴重。

常見洗頭迷思破解

你是不是也曾有這些疑問「天天洗頭是不是更容易掉髮?」「冷水洗頭比較健康?」「護髮要塗整顆頭嗎?」看似平常的洗頭髮動作,背後其實藏了不少迷思與誤區。以下幫你逐一破解,不再誤踩洗髮地雷。

洗髮只是日常保養,進階頭皮護理讓髮質更升級

有時明明已經洗對頭、選對產品,頭皮的狀況還是可能因為壓力、作息、氣候變化而不穩定,這時候就需要更進一步的頭皮護理。就像臉部保養不能只靠洗臉,頭皮也需要「清潔+補水+修護」三步驟,以下是設計師們推薦的進階照顧方式。

護髮

深層清潔|定期去角質與頭皮淨化是關鍵

日常洗頭只能清除表層油脂與髒污,長期下來,老廢角質、造型品殘留、空氣中的污染物容易堆積在毛孔附近,導致堵塞、出油、掉髮等問題。建議每1~2週使用一次「頭皮去角質洗髮精」或「深層潔淨型洗髮產品」,能幫助代謝角質、淨化頭皮環境,讓頭皮更能吸收後續保養品。

頭皮精華保養|不是只有臉部需要補水,頭皮更要

洗髮後是頭皮最乾燥、最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。市面上已有許多專為頭皮設計的頭皮精華液,能夠針對不同問題給予修護,只要在洗完頭後、頭皮半乾狀態下,分線噴塗按摩,就能幫助成分吸收與循環改善:

  • 乾癢/敏感型頭皮:可選擇含洋甘菊、積雪草等舒緩成分
  • 出油性頭皮:建議選涼感控油型精華,幫助抑制油脂分泌
  • 落髮困擾:可搭配含有咖啡因、胜肽、薑根等活絡毛囊配方

沙龍級頭皮SPA|加強保養就交給專業護理

在家頭皮保養雖然能維持日常穩定,但當遇到以下狀況,就該考慮進場給設計師處理:

頭皮屑反覆、掉髮明顯
洗頭後仍常出油、有異味
頭皮癢感難以改善
頭皮偏厚或毛囊堆積

SEEFU Hair Salon會依照你的頭皮狀況,搭配專屬檢測與調理流程,從「深層潔淨→去角質→導入精華→冷熱敷循環」整套頭皮SPA療程,不只是放鬆,也能真正幫助頭皮回復健康、讓毛囊順利運作。尤其長期染燙、熬夜、壓力大的人更建議要定期做沙龍級頭皮護理,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髮質。

延伸閱讀:頭皮護理與頭皮保養怎麼做?5 招預防頭皮問題| 師傅的店

正確洗髮是頭皮健康的基礎,別再以為洗頭只是例行公事,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,才是真正養成強韌髮質的關鍵。當你開始以正確方式洗頭,不只是出油、掉髮問題會改善,連造型都會更輕鬆,髮絲也更有光澤感。與其一再追求護髮奇蹟,不如先從洗對頭開始落實。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頭皮屬性,或想進一步體驗沙龍等級的頭皮護理,歡迎來 SEEFU Hair Salon預約專屬的頭皮SPA諮詢,讓設計師幫你找到最適合你的洗護節奏與產品選擇!

返回頂端